一種用于白茶萎凋房除濕的智能調節(jié)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于除濕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白茶萎凋房除濕的智能調節(jié)裝置。
背景技術:
萎凋是指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使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fā)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發(fā)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萎凋房即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人工萎凋的特殊空間,在植物萎凋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除濕裝置來對萎凋房內的濕氣進行控制,但是現(xiàn)有技術的除濕裝置大都是需要內部的風扇持續(xù)運轉工作,從而降低了除濕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白茶萎凋房除濕的智能調節(jié)裝置,具有使用壽命長特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白茶萎凋房除濕的智能調節(jié)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內部設置有微處理器,所述箱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進風管,所述進風管的內部設置有濾網,所述箱體的內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固定塊,兩個所述固定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電熱絲,所述凹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內壁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兩端均設置有輸出軸,兩個所述輸出軸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蝸桿,另一個所述輸出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旋轉塊,所述旋轉塊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扇葉,所述扇葉的前方設置有防塵網,所述防塵網固定連接在箱體的內表面,所述殼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部套接有從動軸,所述從動軸的表面設置有蝸輪與齒輪,所述蝸輪與蝸桿嚙合,所述齒輪的表面嚙合有齒盤,所述齒盤的內部套接有第一轉軸,所述齒盤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閥,所述固定閥的表面套接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從動板,所述從動板的表面開設有圓孔。
優(yōu)選的,所述軸承為六個且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一端均套接在軸承的內部。
優(yōu)選的,所述圓孔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固定連接在箱體的內表面。
優(yōu)選的,所述殼體為四個且對向設置在箱體的內部。
優(yōu)選的,所述旋轉塊表面的扇葉數(shù)量不少于六個。
優(yōu)選的,所述控制面板與電熱絲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微處理器通過導線與電機電性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控制面板、微處理器與電機,通過微處理器的控制四個電機,使一個電機停3分鐘,其他3個電機電動扇葉運轉3分鐘,然后接著停另一個電機3分鐘,另外3個電機帶動扇葉運轉3分鐘,這樣循環(huán)運轉,使每個電機都間歇性工作,從而增加裝置的使用壽命,通過設置軸承、輸出軸、殼體、電機、從動軸、蝸輪、蝸桿、齒輪、齒盤、第一轉軸、固定閥、傳動桿、從動板、固定軸、第二轉軸,在上述之間的配合下,使除濕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可使殼體進行搖頭,從而增加扇葉的吹散范圍,增強裝置的除濕效果,通過設置濾網與防塵網,從而避免雜物進入到箱體的內部損壞裝置。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側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控制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凹槽;3、進風管;4、濾網;5、電熱絲;6、固定塊;7、軸承;8、防塵網;9、扇葉;10、旋轉塊;11、輸出軸;12、殼體;13、電機;14、底座;15、從動軸;16、蝸輪;17、蝸桿;18、齒輪;19、齒盤;20、第一轉軸;21、固定閥;22、傳動桿;23、圓孔;24、從動板;25、固定軸;26、第二轉軸;27、控制面板;28、微處理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白茶萎凋房除濕的智能調節(jié)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27,所述控制面板27的內部設置有微處理器28,所述箱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進風管3,所述進風管3的內部設置有濾網4,所述箱體1的內部開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固定塊6,兩個所述固定塊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電熱絲5,所述凹槽2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軸承7,所述軸承7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二轉軸26,所述第二轉軸26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殼體12,所述殼體12的內壁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電機13,通過設置控制面板27、微處理器28與電機13,通過微處理器28的控制四個電機13,使一個電機13停3分鐘,其他3個電機13電動扇葉9運轉3分鐘,然后接著停另一個電機133分鐘,另外3個電機13帶動扇葉9運轉3分鐘,這樣循環(huán)運轉,使每個電機13都間歇性工作,從而增加裝置的使用壽命,所述電機13的兩端均設置有輸出軸11,兩個所述輸出軸11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蝸桿17,另一個所述輸出軸1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旋轉塊10,所述旋轉塊10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扇葉9,所述扇葉9的前方設置有防塵網8,通過設置濾網4與防塵網8,從而避免雜物進入到箱體1的內部損壞裝置,所述防塵網8固定連接在箱體1的內表面,所述殼體12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軸承7,所述軸承7的內部套接有從動軸15,所述從動軸15的表面設置有蝸輪16與齒輪18,所述蝸輪16與蝸桿17嚙合,所述齒輪18的表面嚙合有齒盤19,所述齒盤19的內部套接有第一轉軸20,所述齒盤19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閥21,所述固定閥21的表面套接有傳動桿22,所述傳動桿2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軸25,所述固定軸25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從動板24,通過設置軸承7、輸出軸11、殼體12、電機13、從動軸15、蝸輪16、蝸桿17、齒輪18、齒盤19、第一轉軸20、固定閥21、傳動桿22、從動板24、固定軸25、第二轉軸26,在上述之間的配合下,使除濕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可使殼體12進行搖頭,從而增加扇葉9的吹散范圍,增強裝置的除濕效果,所述從動板24的表面開設有圓孔23。
具體的,所述軸承7為六個且所述第一轉軸20與第二轉軸26的一端均套接在軸承7的內部。
具體的,所述圓孔23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固定連接在箱體1的內表面。
具體的,所述殼體12為四個且對向設置在箱體1的內部。
具體的,所述旋轉塊10表面的扇葉9數(shù)量不少于六個。
具體的,所述控制面板27與電熱絲5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微處理器28通過導線與電機13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通過控制面板27設置每個電機13的間歇時間,從而使微處理器28對電機13進行控制,接著開啟本裝置,使電熱絲5與電機13進行工作,使四個電機13里其中三個電機13帶動扇葉9進行工作,使扇葉9旋轉中產生的氣流帶動電熱絲5產生的熱氣吹入室內,達到除濕的效果,當未工作的電機13間歇時間達到設置的數(shù)值時,會替換三個在工作的電機13中的一個進行工作,被替換下的電機13進行休息,微處理器28會控制電機13以此循環(huán),使每個電機13都有間歇時間,從而增加裝置的使用壽命,在電機13的工作過程中,電機13的輸出軸11表面的蝸桿17會帶動蝸輪16進行旋轉,從而使從動軸15在軸承7的作用下帶動齒輪18進行旋轉,齒輪18旋轉帶動齒盤19在第一轉軸20的作用下進行旋轉,齒盤19旋轉的同時,會帶動齒盤19表面的傳動桿22進行運動,從而使傳動桿22在固定軸25的作用下帶動從動板24在箱體1的內表面進行循環(huán)運動,從而使固定軸25帶動殼體12進行左右搖擺,從而增加扇葉9的吹散范圍,增強裝置的除濕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